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“央广网”、“央视新闻”
他们,或许只是众多职业中的一员,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,诠释着对工作的热爱与执着。
重庆90后女列车长刚丹清,能在150分钟内画出全国铁路网,800多个站名、300多个线名、600多个接算站和200多个非接算站,无不凝聚着她对业务的熟悉和热爱。她的精湛技艺,使得旅客们称她为“最强大脑”。在乘客需要换乘时,她总能迅速给出最佳的路线建议,让回家的路更加顺畅。
周东红,一名捞纸工,他的技艺让人惊叹。他捞出的宣纸,重量误差不超过一克。看似简单的动作,却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坚持。他深知,宣纸是老祖宗留下的技艺,每一张宣纸都承载着千百年的文化和技艺。周东红坚持每天下水捞纸,他的坚守是对传统技艺的尊重,也是对文化的传承。
曹彦生,中国航天科工二院的高级技师,他用高超的技艺为高精度导弹的研制和生产保驾护航。从一斤重的航天铝合金到只有三克的零件,他的加工精度令人叹为观止。他加工的零部件不仅能让铝合金浮在水面上,更在导弹的发射及飞行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。
胡双钱,一名钳工,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飞机零件,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。他加工的零部件中,最大的将近5米,最小的比曲别针还小。他用自己的双手和一台传统的铣钻床,完成了需要细致编程的数控车床才能完成的零部件。他的技艺,为飞机制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。
这些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,追求极致,他们是匠心筑梦、技能报国的高技能人才。他们执着坚守,接续奋斗,铸就了中国荣耀。他们的事迹,激励着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追求卓越,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